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八十二章 什么是专利流氓?  (第2/2页)
们真正准备战争的时候,再把剩下的厂商往死里搞一次。”    现场顿时陷入了沉默,只有周围的风声和天上飞机呜呜声,还在懵逼的众人耳边萦绕不去。    思维相对简单纯粹的工匠们,第一次接触到了靖垣殿下的独特思维方式,一下子就有点……大受震撼了。    这一系列的操作,这可真的是够流氓的。    专利流氓这个词,也真的太贴切了。    然后大家又都感到非常的庆幸。    这位靖垣殿下拿着飞机的基础专利,如果要在大明本土这么搞,也能把相关厂商折腾的半死不活的。    但是殿下他不但不这么做,反而尽可能的降低授权费用,努力想办法催动行业发展。    谁是自己人,谁是外人,殿下分的清清楚楚的。    真的是……很有意思啊。    朱靖垣看着周围一片安静,顿时有些疑惑的问:    “怎么了?我这个方案不好吗?还是大家觉得太恶劣了?”    工匠们顿时清醒过来,现场也马上热闹了起来。    “好,当然好,太好了。”    “殿下真是深谋远虑啊,臣自愧不如啊!”    “从根本上限制对手,这是阳谋!”    “那帮西夷一直抄咱们的东西,就该想办法整治一下他们!”    “以后有类似没办法保密的技术,专门也都这么去搞他们。”    “在泰西专门成立了公司吧,招募当地仰慕我大明的精英讼师,专门跟当地厂商打官司。”    工匠们全都笑逐颜开,赞叹的同时跟着一起出主意,试验场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氛。    朱靖垣也非常的开心。    在飞机这个装备上,最理想的目标当然是大明单方面有飞机,而敌人完全没有。    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    泰西诸国的技术水平,虽然整体上落后大明几年到十几年。    但是这不是科技革命后,甚至冷战后的世界,那时候超级大国的高新技术,让小国看都看不懂。    现在还是工业革命时代,行业准入门槛和技术壁垒都还很低。    历史上的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之前,仅仅是两个自行车修理工而已……    就算是最“高新”的技术,也很容易模仿和追赶,这也是泰西诸国能追大明这么紧的原因。    历史上的美国跟德国,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,在很多地方直接超越了英国的。    大明失去了穿越者直接引导之后,如果不是本土基本盘足够大,甚至有可能和英国人那样保不住绝对技术优势。    现在泰西诸国有足够的工业技术水平,他们自己把飞机造出来只是时间问题。    退一步讲,就算对方真的找不到正确路线,朱靖垣想要在飞机技术上完全保密,那也是没有意义的。    因为一件事情的保密难度,跟接触的人员数量大致呈反比,知道的人越多越难保密。    朱靖垣要培养大明民间的航空氛围,就不可能把飞机的使用局限在少数人中。    想要依赖飞机制胜,就不能依赖少数秘密培养的飞行员,那样做的结果可以参考二战的日本。    在制导武器成熟之前,所有武器都是要以量取胜,都要靠足够的数量来堆命中基数。    飞机也是一样,一直到二战时代结束,空战都是密集的大机群作战,有点像滑膛枪时代的排队枪毙。    历史上,美国人在围歼大和号舰队的时候,敌人有一艘战列舰大和号,以及一艘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护航。    美国人自己的TF58特遣舰队,总共有十一艘航空母舰、六艘战列舰、11艘巡洋舰、30多艘驱逐舰。    出动了总计386架飞机,空投了总共131条鱼雷、150枚250磅航弹、180枚500磅航弹、75枚1000榜航弹。    最终结果击沉了1艘战列舰大和、1艘轻巡洋舰、4艘驱逐舰、重伤了1艘驱逐舰。    如此逆天的优势,最终还是让敌人跑了三艘驱逐舰。    这还是大和舰队没有航母护航,没有空中力量掩护,基本就是让美国单方面围殴的结果。    所以在当前的这个时代,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空中力量基数,才能确保在长期的持续的空战中胜利。    要有这种广泛的数量基础就不可能保密。    除非威力极端巨大,突然拿出来能够改变战争局势的武器,也就是那些真正的“大杀器”,否则保密战术没有太大的意义。    正常的操作就是在自己国家尽可能推广,同时尽可能的限制潜在敌对国家的行业发展。    最典型的方案就是去国外当专利流氓,再配合经济制裁以及武力威胁……王子虚的大明1805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