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77章 新的问题  (第2/2页)
。    真有这种事情,肯定有诸葛亮帮他搞定。    步子可能会大,但刘禅相信,有诸葛亮给自己兜底,至少是不会出现扯着淡的情况。    土豆风波还没过去。    刘禅就已经开始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。    如果换做他是曹操或者孙权的话。    在知道了刘备手中突然就有了粮食产量x10的神器。    那他不管付出多大代价,都必须要拿过来才行。    如若不然的话。    这要是给刘备发展几年下来。    他手里积攒的军粮就足够让他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!    其实也是大环境的问题。    别看曹操现在占据了几乎整个北方。    拥有的人口数量和可耕种面积比刘备和孙权加起来都多。    但他依旧缺粮。    不稳定的时局,再叠加上蝗灾和病灾。    时局之艰难确实令人很难想象。    “所以说,要是现在还能继续把这些土豆种下去的话,那差不多就相当于能够节省将近半年的时间。”    “冬季种植土豆,只有四十斤能用的种子的话,其实就不难了。”    “搞个大棚试试?”    “塑料基本是不用想了,那东西我根本搞不出来。”    “不过小规模的话,玻璃好像就能用来着。”    “搞!”    其实要说刘禅想要烧玻璃是心血来潮,倒也不是。    事实上,刘禅在这之前就已经接触过玻璃这种东西了。    大汉的玻璃产量少归少,但绝对不能说是完全没有。    事实上,老祖宗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经制造出了玻璃。    只不过受制于烧制玻璃的材料和温度的原因。    汉朝的时候,所制成的玻璃都只是那种低温铅钡玻璃。    这种玻璃就是琉璃。    只是低温铅钡玻璃有个致命缺陷就是质脆易碎,不耐高温。不适应骤冷骤热变化。    到了最后,这种玻璃就只能当个装饰品。    根本没有办法将其用作日常的器皿。    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,才限制了玻璃的后续技术发展。    刘禅要烧的自然不是这种玻璃。    而是用石英砂,石灰石,长石,纯碱烧出来的玻璃。    在确定要做这事之后。    刘禅便开始在荆州境内寻找能够烧玻璃的工匠。    他本来以为这种工匠应该很难找。    运气好的话,找来一两个,然后他们再依靠经验慢慢研究。    运气不好的话,那就只能找个别的什么工匠,只要有研究精神的那种。    然后再用时间和金钱硬磨,总能磨的出来。    没想到,他这发榜出去之后。    很快就有工匠被寻了过来。    刘禅一番询问之后。    这才知道。    原来他想要找的烧制玻璃的工匠,其实最好的那一批,就在荆州。    具体来说,其实是在长沙。    刘禅大喜。    立刻就命人将这些能够烧制玻璃的工匠带来。    同时将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告知诸葛亮。    石英砂,石灰石,长石这些都好搞。    最难搞的就是那个纯碱了。    这玩意刘禅反正知道仅凭如今的科技水平,做是肯定没办法做的。    只能用天然就有的。    可惜了,南阳现在还在曹操的掌控之下。    要不然的话,纯碱这种东西刘禅根本不用担心。    南阳那地方,可就是个有相当大存量的矿区呢。敖景的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