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肆拾肆章,羌管悠悠霜满地(金)  (第1/3页)
    契子: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枪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    景和三十年,三月二十日。    癸不词讼力弱敌强,酉不宴客醉坐癫狂。    西方娄金狗——吉。    阳关。    关门正站在城门楼上看着西方。    “将军。”一名斥候俯身道。    关美看了他一眼问道:“可是有来信?”    斥候道:“接到老太君军令。”说着自怀中取出一封信,双手捧着递给关美。    关美说道:“直接念吧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斥候打开信封,取出信瓤念到:“关将军,老身也收到来信,同逍遥王、郡王、武将军、钱大人商量之后,决定让杨文正率五千奎字营以及杨柳、杨铭、杨枫、杨意至阳关。同时逍遥王殿下也会一同来到,武将军和逍遥王认为此番西域之军并非只有十五万,所以望关将军自陇西、安定二郡调兵……”    关美听罢,沉思片刻之后说道:“回信,就说我知道了。”    “诺。”    关美再次开口说道:“让先生到城门来一趟吧。”    “是,末将告退。”    “下去吧。”    斥候离开之后关美虚眼看着前方,就在前方数十里之地有一座正在搭建的营帐,那里便是此番匈奴的屯兵之所,关美的这一眼仿佛已经看穿。    一炷香之后老者登上城门,关美说道:“老太君来信了。”    老者点头说道:“老夫已经知道了,陇西所调之兵马已经安置好了,现在就看是谁先动。”    “斥候可查看到了什么?”关美问道。    老者道:“四十里外。”    “四十里?他们倒是不心急,先生可有妙计?”    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将军何必安心等上几日?逍遥王已经启辰不妨听听他的建议。”    “逍遥王?”关美皱眉问道:“不知这逍遥王究竟有何能力,能够让先生如此信任?”    老者笑着说道:“所谓天机不可泄露,待将军看到之时便知晓了。”随后叹声道:“杨门将子,当年同西夏一战,七子去四子归,满门忠烈,倒是可怜老太君一人了。”    “倒是近来没有听到西夏之名。”    “他们在等待一个时机。”    “什么时机?”    “一个能够一举入侵中原的时机。”    “贼心不死。”关美冷笑道。    老者说道:“西夏之所以能够立国靠的便是忍耐,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只是他们能不能真的能够等待那个时间的到来?话说杨家四郎便在西夏吧?若是他得知了匈奴东进之事不知会做些什么?”    “杨文昭?确实当年西夏一战,杨令公同七子先行,老太君挂帅出征,那一战虽胜,但我朝损失了十五万铁骑以及一位国公,杨门失去了家主也失去了两位公子。”    老者点了点头说道:“若非当年杨文昭偶然救下西夏公主,西夏公主以命相逼,西夏王有怎会轻易退兵?那一战有怎会如此简单便草草结束?现在想来,还是愧对了天波府,愧对了老太君啊。”    “当年陛下下旨要将杨文昭要回,但老太君说,这便是他的命,无需因一人而再起战火,而这一等便是二十年,那杨铭便是杨四郎之子,今年也刚好二十岁,倒是可怜他连父一面都未曾见到。”关美摇头说道。    老者微微摇头说道:“走吧先回府,众人还等着你布置接下来的作战方案呢。”    关美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便走下了城门,朝着将军府而去。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   平州郡。    五辆马车在官道上前行,居中的马车上,淮竹了架着车说道:“殿下,已达平州郡,可要休息一下?”    “不必了继续赶路吧,三日之内必须赶到阳关。”车厢中萧若渝的声音传出说道。    “诺。”    淮竹子加快了些许速度。    车厢之中萧若渝看着李太白说道:“这剑倒是给你寻到了,不过我不懂你为何就痴情于它呢?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