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47章 朱元璋学种红薯  (第1/2页)
    转眼间,四月已过大半,而朱英培育了大半个月的红薯也已经长出了叶子。    对于这种新鲜玩意,除了朱英,整个大明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人会种,就连朱元璋都在一旁听吆喝!    “大孙,这群人今天全部听你指挥,包括咱!”    只见朱元璋身后站着一群老太监,这玩意关系到大明万千百姓的温饱,他自然不敢大意!    “成!”朱英一口答应下来。    种植前要将整块地进行施肥,古代没有化肥,只能用草木灰代替,这事朱英已经提前安排人干好了,随即命人将土壤深耕耙细,再挖沟起垄。    一大群老太监手持各种工具跑去田里干活去了。    “大孙,咱能做什么?”朱元璋站在一旁问道。    朱英坐在草棚内,清了清嗓子,一脸的笑意,学着朱元璋的样子,笑道:“老爷子,那啥……给咱倒杯茶,渴了!”    “咱要不要再给你捶捶腿?”朱元璋冷声问道。    “哈……”朱英顿时笑了:“这……也不是不行!”    “你心里没数了吧……”    说话时,已经脱下了鞋底子拿在手上,劈头盖脸抽了过来,骂骂咧咧道:“咱看你他娘的就是欠揍!”    朱英立马起身,躲到一边,嬉皮笑脸的将朱元璋扶着坐下,又轻轻的夺过手中的鞋底子重新穿上。    “老爷子,您都一把年纪了,怎么脾气还是这么大啊,您消消气,孙儿年纪小,别和小孩子一般见识!”    “你他娘的都娶媳妇了,哪里小了!”    朱元璋骂道:“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……”    “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了……”    朱英抢先回答道:“这话您都说了八百遍了,孙儿早都记住了,大明有您这根顶梁柱顶着就够了!”    “哎……”朱元璋叹了口气,随后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    朱英拿着红薯苗,走到朱元璋面前,正色道:“皇爷爷,这玩意要是在全国都种出来,不敢说不会再饿死人,最起码能少饿死一半的人口,,,”    “对于大明来说,这可是天大的好事,您在历史上的地位会远超秦皇汉武!”    “后世史官会在最后添上两句,彪炳史册,千古流传”    朱元璋听后那叫一个美,笑得合不拢嘴,指着朱英笑道:“你这马屁拍的真不错,都他娘的快赶上李九江了!”    “不过,这话咱爱听。”    事实证明,没有人不喜欢拍马屁,常言道:“做的好不如拍的好!”    三国时期的诸葛恪,唐朝的安禄山,包括后世的严嵩,和珅都深谙此道,而且全都身居高位。    但这些人全都不如本朝,四面透风,八面玲珑的曹国公李景隆,人家才是马屁高手,每次都能把朱元璋拍的舒舒服服的,就算不小心拍错了,也能立马圈过去,全身而退,饶是朱元璋这种脾气暴躁的人都没有怪罪过他什么。    朱元璋曾经多次说过,暴君也好,薄情寡义也罢,他并不在意后世的史官去如何写他。    但嘴上说不乐意,心里肯定不是这么想的,谁不想在史书上的评价是千古一帝,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。    朱英笑了笑,说道:“您要爱听,孙儿再多夸您两句可好?”    “拉倒吧!”    朱元璋立马拒绝,说道:“这种话就是听一乐,心里高兴高兴就好了,听多了……烦!”    朱英撇着嘴,嘟囔道:“我玩意明明是我弄来的,名垂青史的好事落您头上,您还不乐意了!”    忙活了几个时辰,一群老太监累的满头大汗。    朱英背着手,看了一眼垄好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