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一百二十四章 驸马封官  (第3/3页)
,好厉害呀。    对这个文散官,张阳并不在意,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官。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张阳还是该干啥干啥。    按照李玥的说法,这个文散官就是一个给上官打下手的,平日里也做一些跑腿的活计。    ….也不知道李世民给这么一个官是什么意思。    翘班是好的,张阳连任职都不想去。    礼部尚书李孝恭很头疼,此刻他只能在吐谷浑和吐蕃的使者之间打转。    能应付就应付,对他们的询问能含湖就含湖。    能应付一时也应付不了长久。    李孝恭很苦恼,心说自己打了半辈子仗,也算是个南征北战过的将军,怎么混到了这种地步。    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说道:“父亲,陛下不是给了礼部一个人吗?”    李崇义如今也已经十七岁了,他还算懂事。    听到儿子的话,李孝恭疑惑道:“什么人?”    李崇义低声说道:“前些日子陛下把汝南公主的驸马封了礼部登仕郎,虽说是个位阶很低的文散官,父亲不觉得陛下是有意为之吗?”    这么一说李孝恭了然,“驸马封一个位阶这么低的文散官?这人是什么地方得罪陛下了吗?再怎么说要做个都尉,要不侍郎也不错呀。”    李崇义面色认真地思索半晌,“或许真是什么地方得罪陛下了。”    李孝恭点头说道:“明日老夫会喊上尉迟恭一起见吐蕃和吐谷浑的使者,届时就让他来见见。”    长安繁忙的一天过去。    深夜里,张阳还在家中画着村子的规划图。    一直到了深夜,看了一眼熟睡的媳妇。    帮她把被子盖好之后,自己也回房间睡了。    媳妇喜欢踢被子的毛病不好,这是小时候的坏毛病没有改过来的缘故,以后还要多看几眼,这种不好的习惯,容易在夜里着凉。    第二日的早晨,张阳还打算去封地看看建设进度如何了。    李玥也才刚起床。    王婶说道:“河间郡王的人来了,说是要让驸马去一趟。”    李世民的旨意来了这么久,如今这个上官总算是想起自己了。    心说能不能把官辞了,自己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呢。    家门口就站着一个文吏。    这个文吏笑着说道:“请随我来。”    王婶帮忙可以收拾家里,今日暂且先把封地的事情放一放,张阳跟着来人一路走向朱雀大街。    来到驿馆。    现在驿馆的关外人没有这么多了,不少关外来的使者都已经回去了,倒还有些人留着。    走到驿馆二楼一个比较宽敞的房间。    张阳看到两个中年人坐在这里,他们下巴的胡子都有些茂盛,如果再喝点酒说不定就是张飞在世。    礼貌还是要有的,张阳稍稍一礼说道:“在下见过河间郡王。”    面对张阳向自己行礼,尉迟恭指了指一旁,“认错了,他是河间郡王。”    李孝恭也清了清嗓子。    张阳连忙又向另外一个人行礼,“乡野人,不是很懂规矩,还望河间郡王不要见怪。”    李孝恭瞅了张阳好一会儿。    张阳也是神色不解,这人光看着不说话是怎么回事?    难不成是自己礼数不对?    李孝恭低声说道:“小子,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?”    张阳连忙说道:“在下长着一张大众脸,谁看都觉得眼熟。”    李孝恭收起眼神,重新坐好对一旁的侍卫说道:“把吐谷浑使者和吐蕃的使者都喊来吧。”    “喏!”    生平第一次做文官。    张阳小声对李孝恭说道:“那什么?咱们没有官服的吗?”    李孝恭嘴角抽了抽,“你个小小的登仕郎就不用官服了。”    张阳又是点头,转而又想又问道:“那我有俸禄吗?”    李孝恭板着脸又说道:“有。”    两国的使者还没到。    张阳又问道:“有多少?”    李孝恭老脸发黑:“不是很多。”    “那我能辞官吗?”    “……”    陛下哪里找来的货,怎么这么多问题,李孝恭苦恼地扶着额头,“让老夫静静。”    “好嘞。”张阳点头在一旁站着。    我岳父是李世民.    张围提醒您:看完记得收藏张围的我岳父是李世民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