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7章 文明人,讲道理的嘛  (第1/2页)
    士农工商。    等级明显。    赵策作为村里唯一的读书人。    因为自己从前太作,让村里的人都对他不甚喜欢。    大家平时嘴里的各种外号,其实都是对于他的嘲讽。    但是一直到今天。    他们才清楚的认识到。    赵策,确实是一个读书人。    是以后可能会做大官,被称为真正大老爷的读书人......    这般的口齿清晰,条理分明。    他们就算没读过书,不会算账的人。    也都全部听他捋清楚了。    原本大家只想着,这事是六叔不厚道而已。    但是经过赵策这么一计算。    大家才知道。    这不是不厚道就能简单形容的。    毕竟400文啊!    不少人家,累死累活。    一年都剩不到400文钱。    这六叔家里,给人家直接败了400文?    六叔被赵策一番话说的,是脸青一阵红一阵的。    他脸红脖子的说道:“我、我没有。”    “你当初找我干活,说的是后面还会给工钱的。”    “但是你没有给到,那我不接着干了,又有什么错?”    旁边的大叔也听不下去了。    “老六,你这也忒不厚道了。”    “人家赵策给你400文,你就算天天给他照看着地里那点庄稼。”    “又能浪费得了多少时间?”    “400文钱,我们就是去地主家里打短工,一年也就差不多赚这个钱。”    “你拿了人家这么多的工钱,却只干了几天的活。”    六叔梗着脖子道:“当初说好几天就几天。”    “这哪里还能怪我?”    “他自己的田地,自己都不上心。”    “还要我一个关系这么疏远的亲戚去给他上心吗?”    六叔坚持自己没错。    在田间大声嚷嚷着。    说赵策污蔑他,他要去找城里的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。    赵策声音也稍稍提高,但是仍然不疾不徐。    “去城里找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?”    “好啊,那就去!”    “400文钱!你当我家的银钱,是大风刮来的不成?”    “《大郜》你家里还有吧?记得一同带上。”    “到了公堂上,让青天大老爷帮你翻一下。”    “看看《大郜》里对你这种罪行的记载,究竟是要笞多少下!”    《大郜》是明太祖制定的刑典。    明初的时候,是要求所有农人,家家户户都有一本。    并且还派了专门的人,整个大明去宣传。    里面虽然记载的都是对贪官污吏的刑罚。    但是也有少数对于平民的刑罚。    一般人犯了小事,家中要是有《大郜》。    还可以抵消一部分的罪行。    现在是明中。    《大郜》之名虽犹在。    只是因为对其法令的多次删减废除。    其实已经没什么作用了。    赵策自然也不记得里面有什么刑罚。    他这说出来,就是单纯的吓唬六叔!    吵架?    他一个读书人,怎么可能吵架!    文明人,自然是要讲道理的嘛。    果然。    一听到赵策这般说,六叔刚刚大声的嚷嚷,当即就歇了声。    他喃喃道:“你、你别吓我。”    赵策老神在在的说:“我吓你做什么?”    “我一个读书人,第一本读的书,就是《大郜》。”    “不说《大郜》,就是明律,我也颇为熟悉!”    “你真以为,你去告官,我就怕你了?”    六叔紧张的吞了一口口水。    那边的六婶赶紧说道:“赵老爷,大家都是同村人。”    “没必要闹到官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