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百五十六章、圈套  (第2/2页)
    昔日,佛教确由身毒传入孟西,再传入大魏。    不过,要说孟西的佛法要比大魏的佛法昌盛,慧海大师等人不承认。wap.    “国师所言差异,佛教虽然先入孟西后入大魏,不过大魏的寺庙与佛门弟子都比孟西多。”    “理应是大魏的佛法比孟西昌盛。”    一个和尚说道。    此话一出,立马赢得了众僧人的附和。    “不错,要论寺庙和弟子的数量,我大魏是孟西的数倍不止。”    “我大魏乃天朝上国,佛法昌盛岂是小小孟西可比?”    众人越说越激动。    然而,鸠摩罗脸上始终保持着笑意。    “大魏的寺庙和信佛之人确实要比孟西多,若要据此说大魏佛法比孟西昌盛,贫僧不敢苟同。”    “贫僧从孟西一路东来,百姓或纸醉金迷,或食不果腹。”    “却鲜有看到僧人出来渡救世人,而在孟西,几乎家家都有信佛之人。”    “不需要他人渡救。”    “如此,还不足以表明孟西的佛法要比大魏昌盛吗?”    “……”    大家心知肚明,鸠摩罗说的句句在理,他们无可辩驳。    然而,若是他们认输,他们是万万不肯的。    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李旭,希望他扭转乾坤。    鸠摩罗也看向李旭。    “侯爷,你以为如何?”    李旭苦笑了一下,转头看向佛像说道:    “我佛慈悲。”    “佛祖,我要是没记错的话,佛门是帮助世人解除苦难,求大自在的。”    “佛法越是昌盛岂不越是说明那里的百姓受苦受难越多。”    “我大魏虽然不信佛,但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,一心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。”    “因此,大魏佛法不昌盛也是可以理解的。”    言外之意,孟西佛法昌盛是因为国君不爱惜百姓,致使百姓生活艰苦,需要佛法救赎。    萧玉凤、钟灵几人都认为李旭说的极好,尤其是小舞,都笑出了声。    气得那些番僧咬牙切齿。    鸠摩罗没想到他的难题又被李旭轻易化解了,气得脸上的肌肉直颤。    一而再败于李旭之手,思虑再三,他也不愿再自取其辱。    “阿弥陀佛。”    “贫僧此次东来,能结识侯爷这样的俊杰,实乃贫僧之幸。”    “在大魏,恐怕只有那位传说中的天将军能跟侯爷相媲美。”    见鸠摩罗终于服软了,慧海大师等高僧纷纷松了一口气。    只有了尘大师心生不悦,今日要不是李旭,金山寺的名声就臭了。    李旭摇了摇头。    “国师言重了,我不过一俗人,如何能与天将军相提并论?”    鸠摩罗微微一笑。    “侯爷不必妄自菲薄,你跟天将军一文一武,都是天下奇才。”    “侯爷的才学贫僧已经见识了,就不知道那个天将军是不是真如传闻中那般英雄了得。”    说到这,他叹了一口气。    “可惜,听闻天将军已经惨死,实乃憾事。”    话音刚落,金山寺一个慧字辈高僧说道:    “国师不必遗憾,天将军尚在人间,他日有缘,国师一定能见到天将军。”冷大魔王的公子无双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