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37  (第2/2页)
王后希望能在神圣的母亲的节rì拿到诗集,这如何能办到呢?谁也没有那么多存货!”    但是,他非常肯定,男爵夫人那里有存货。    而且,数量不少。    之前,他找男爵夫人购买专卖证书,男爵夫人不肯签发,理由是,她有很多存货,凭老雅各布一个人的财力是无法包销的。    想到两个银币就能买十张的进货价——老雅各布承认自己破天荒地走了眼,以为是一张一卖,没想到居然是十张一卖,想到自己差点当了洋盘,老雅各布到现在还在后怕,若不是男爵夫人是个心里再没有买卖经的单纯善良的好人,他这次可要yīn沟里翻船吃    大亏啦——又想到一张至少能卖两个银币的出货价——老雅各布哪里还坐得住!    这么发财的买卖……    他非做包买商不可!    有10%的利润,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;有20%的利润,资本就能活跃起来;有50%的利润,资本就会铤而走险;为了100%的利润,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……    那么,如果有100%十倍的利润呢?    铺子是命根子?    有1000%的利润在面前,要命做什么!    老雅各布没有雇佣一个工人,但是这不妨碍他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纯正的资本家之心。    哦,如果他不是生在西方背景,而是生在东方背景,这个试图购买专买证的行为,大概就会被斥责为官商勾结的垄断行为……    56 包销    56包销    “把铺子押给我?”    财主巴哈再一次从头到脚审视了一下他的老朋友,是的,他们之间,几乎可以用“朋友”这个词来形容了,也就是说,如果老雅各布昨天被异教徒抢劫了,铺子被烧掉了,一文不名了,来找他借钱的话,他会借给他东山再起的资本的。    而且,不用一文钱的抵押。    这不是因为巴哈心存慈悲。    巴哈放了一辈子的高利贷,如果他不知道怎样从走投无路的人身上榨取油水,他早就退出这一行了。    但是,放贷的利息是要看对象的。    毛在里说,他发现,市面上的高利贷利率是不一样的,一个穷人,向富农借三五元钱,其利息是那些富农之间借贷利率的差不多一倍,穷人借钱,是加五、加一的利,而富裕中农借钱,是加三的利息。    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?难道富农看到对方是富农,就额外照顾吗?    事实上,这是因为放贷的风险问题。    富农借钱,一般一口气借几百元,拿来做生意,很有希望可以还清债务,而且,又有田房作为抵押,债主不怕到时候收不回本钱,尽可以放心地借出去,坐在家里,等着一百元的利息从天而降。    贫农借钱,总是家里有人生病,红白事情,借来钱都是应急的,说白了,是消费贷款而不是生意贷款,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抵押,即使是加五、加一的利息,就是催讨到手,算起来不过三五元的利息,还有损失本钱的风险,因此,也不是人人肯做这个    生意。    供求关系,决定价格。    因为贫农没有经济实力偿还债务,所以借给贫农的利率自然水涨船高。    比借高利贷更可怕的,是根本没人借。    但是,巴哈和老雅各布非常熟,他几乎是亲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