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92、193章 祭先的智慧  (第4/4页)
他扛在了肩上!    众人见状,顿是一阵叫彩。    李然见了,也是颇为欣慰的点头道:    “好!好一名壮汉!”    汉子将木桩在肩头掂量了一下,似乎是在寻找一个能够得以平衡的位置,并继续往前移了几步。    一丈!    两丈!    ……    “八丈!九丈!”    “十丈!”    随着那汉子成功将木桩往前搬动十丈,人群中顿时传出一阵欢呼。    随后,众人拥簇着那汉子来到台前。    只见李然从鸮翼手中取来账簿,提笔询问道:    “未知老兄姓甚名谁,家住何处?”    那汉子闻声开口道:“草民武,家住郑邑大槐乙丘。”    李然不由点头言道:    “甚好!”    “大槐乙丘氏,子钱之息,全免!”    接着,他将已经写好的简牍是双手拉开,以示众人。    “真的免了?!”    “不会吧!天底下真有这种好事?”    “再等等,再看看!”    乡民见得李然手中的账簿,一时是激动不已,纷纷往前更为靠近。    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,旁观者自是会一齐踊跃上前。    李然也不废话,直接拿出五十枚子钱递给那名农人并道:    “这五十枚子钱便是借给你的,为期一年,免息。”    “此乃子钱简,待归还之日,还请持此简一并前来。”    话音落下,李然再度提笔,在子钱简上写了两个大大的“全免”二字。    “对了,敢问这位兄台,如今所开垦的荒田共有多少亩?”    李然看着台下的那农人再度问道。    那农人挠了挠头,甚是不好意思的回道:    “家中男丁不足,不过区区两亩…….”    其实,他们哪是因为男丁不足?就算是男丁不足,量他那身型,一人种上五六亩地都可谓是不在话下的。    所以,说到底,终究还是他们不怎么相信新政对于他们的利好罢了,故此开垦的荒田自然算不得多。    李然听罢,不禁又微微一笑道:    “这点田地,只怕无法养活老兄一家吧?”    “唔……也罢,待得今年播种之后,官家会专门派人前往验收所开垦新田的亩数,此乃田契,届时你拿着田契,是多少亩便让验收的官员写多少亩,日后好按亩取税。”    那那农人从李然手中一一接过了子钱,竹简,田契,却一时还没完全反应过来,仍是痴痴的呆立在原地。    这其实不难理解,毕竟他给“地主”当了十几年的佃户,如今头一回能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,一时不知所措也是自然的。    而这,也就成为了史上第一次土地改革。    无数庶民从野人到奴隶,再从奴隶到庶民,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后,他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田地!    这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时刻!    这一次的土地改革,将会影响后世千年!    立在原地的那农人看着手中的田契,又抬头看了看台上的李然,好似呆了一般。    李然见状,又不由笑道:    “老兄切记,免息的子钱只能借贷一次,不可一而再,再而三哦。”    他这话说完,台下顿时传出一片笑声。    “果然是真的!我就说这个李子明是从不骗人的吧!”    “真是老天开眼啊!竟真有这样的好事?!”    “快快快,我也来!”    见得那农人确确实实从李然手中拿到了子钱田契,顿时台下的乡民群情跃动,纷纷上前。    一时间,偌大的城门口,无论男女老少,皆是只将搬动木桩这一项,是在那玩得是不亦乐乎。    据于此,李然又命仆人是逐个登记,无论往前移动了多少丈,皆按此数目开出相应的免息简,而后又给予他们以子钱,乃至田契。    于是,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正式在郑邑的郊野拉开了帷幕。羲和晨昊的我在春秋不当王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